山西煤炭其实也是全国煤炭业的一个缩影。
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认为,当前,全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还没有完成。
副省长陈川平出席会议。陈川平强调,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关于煤矿兼并重组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若干规定。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明显好转,但距离实现稳定好转和根本好转还有很大差距据快报统计,5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7500万吨,同比增加4868万吨,增长21.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12973万吨,同比增加1442万吨,上升12.5%。
1-5月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126844万吨,同比增加27683万吨,增长27.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12973万吨,同比增加1442万吨,上升12.5%。事实上,随着一个个思想障碍被突破,开滦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广阔,正在从只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转向融入区域经济。
节能减排——许多企业眼中的另一道难题,在开滦已发展成一项产业,将废气、矸石、矿井水全部利用,2009年投入9亿元,收入20多亿。唐山矿党委书记李国介绍,矿上数千职工,资源枯竭后何去何从需要未雨绸缪。采访期间,张文学透露,旗下的铁拓重机公司准备搬迁到曹妃甸。省国资委主任周杰曾这样评价。
3月1日,开滦股份重组山西介休煤矿正式签约,参与重组当地16座煤矿。低潮造船以备高潮出海。
这样的话,在集团内部的大会小会上,张文学讲了不知多少遍。开滦必须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以煤炭为基础,推进现代物流、煤化工、装备制造、文化创意、节能减排等产业。3月11日,定位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资本运作的开滦(香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京成立。人们普遍认为,为煤炭开采供应物资和外运的物流业,因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却少见效益,成为做减法、扔包袱的改制首选。
由此引发议论:投入那么多钱,又一时见不到什么效益,还不如把钱给职工发了。唐山矿作为全国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煤矿,资源已濒临枯竭。省国资委主任周杰评价,从封闭式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开滦集团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市场,加强横向战略合作,走出了一条体现大集团优势的集约集成、优化提升的路子。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开滦全面布局:一个物流中心落子古冶,一个国家级数字化储配煤基地和一个聚甲醛和百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落户曹妃甸,一个煤化工物流园区和一个聚甲醛和己二酸项目进驻京唐港。
近三年来,开滦集团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步伐稳健而扎实。同为转型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开滦文化产业收入6000多万元,占整个集团营业收入不到1%。
资源型企业总会有资源枯竭的时候,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有可能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张文学展望,依托自身历史资源,以国家矿山公园的旅游产业为龙头,开滦的文化产业必将拉动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配套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大的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现代物流,不仅能改变三个产业的比例,而且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市场话语权。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认为:要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必须改变主要靠增加煤炭产量提高效益的观念,改变局限于煤炭生产寻求发展的观念。年吞吐量500万吨的自主经营的京唐港业主码头。熟谙物流产业的张文学却不这么认为。开滦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全国38个物流节点城市,唐山居其一。物资仓储规模18万平方米,库房5万多平方米,各种运输车辆1万多台……这样的基础,发展物流业具有明显优势。
开滦的视线不止在唐山,开始以唐山为总部,转向多区域共同发展。发掘:分析自身比较优势,将其发挥至极致,变包袱为财富转型本身就是一场大规模的企业变革,变革就意味着利益调整、思想碰撞。
打破原有思想障碍,跨越落后观念的‘栏杆,才能选对转型路径。3月19日,铁拓分别与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德国达姆斯·埃仁博格公司、西安煤机公司3家国内外企业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
努力发掘自身比较优势,按照包袱变财富的思路,开滦转型并未止步于物流业。变化已经写入新规划:唐山矿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煤矿,老区将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览园,新区则将成为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区。
开滦集团副总经理付贵祥表示,随着搬迁和对外合作,开滦的装备制造业将获得更大发展,形成煤矿机械、冶金机械、化工装备制造和环保装备产业四个主业板块,打造北方矿山机械研发、试验、制造、租赁、修理基地。这样的议论,只看眼前,没去想长远。此前,开滦已成功整合张家口蔚州矿业、老虎头煤矿和唐山汇达毕各庄矿、承德兴隆矿务局等,还把内蒙古和新疆资源开发作为战略重点,分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新疆伊犁、准东和库车地区,以及海外加拿大获得大量资源。两年前,开滦进行辅业改制。
转型需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开滦选择物流产业是为保持当前快速增长,而节能减排和文化产业则致力于长远据了解,黑龙江省现有煤矿近期和中期可以保持现有生产能力,但从长远发展看,现有煤矿的持续生产能力不足,预计在2030年以前,黑龙江省4大煤城的现有主力煤矿退役较多,其生产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该报告作为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指导宝清煤电基地科学有序建设基础上,也将促进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建设向经济环保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应用的方向发展。2007年黑龙江省电力生产699亿千瓦时,其中外送电力70亿千瓦时。
宝清煤电基地坐落的挠力河流域属于工程性缺水地区,尽管挠力河流域现有大中型水库4座,近远期规划水源工程5座,但水资源供给能力尚难满足这一地区煤电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为宝清煤电基地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报告中特别对宝清煤电基地的环境资源进行了规划与评估,使规划更具科学性,适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宝清的煤种主要是褐煤,褐煤更适宜就地转换为电力等二次能源产品。宝清煤电基地的建设积极采取节能措施和环保措施,对大型火电项目采取集中布置方式,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利于有效资源的转化与节约,采用脱硫、脱硝设备,降低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据悉,宝清煤电基地将规划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电站,消除矿区煤矸石堆积而产生的自燃、扬尘、坍塌、滑坡等不安全因素及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黑龙江省宝清煤电基地资源评估报告》在准确详实评估了宝清煤电基地资源总量以及能源可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环境资源利用进行规划,规划涵盖资源供应能力分析、需求预测、供需平衡分析及配置方案等。
受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公司的委托,黑龙江省电科院在广泛收集中国北方最大煤炭基地——黑龙江省宝清煤炭资源、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可再生资源相关材料,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宝清煤电基地资源评估报告》。宝清煤电基地的建成,不仅可将煤炭转换成清洁的电力资源,实现煤电双赢,既能满足黑龙江省的用电需要,又可向东北电网乃至全国电网输送电力。
宝清煤电基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具有得天独厚储量丰富的乌金宝藏,远景储量高达上百亿吨,储量在数千万吨以上的大煤田就有10个,已被确定为国家11个重点煤炭开发区和7个煤化工基地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以及东北电网未来电力供应的支撑点。宝清煤炭基地的开发,不仅可弥补原有煤矿生产能力下降空间,而且将增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宝清的煤种主要是褐煤,褐煤更适宜就地转换为电力等二次能源产品。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报告中特别对宝清煤电基地的环境资源进行了规划与评估,使规划更具科学性,适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